陈根:“血奴案”背后,58同城为什么不驱赶“骗子”?

文章来源: 陈述根本 / 砍柴网 / 2022-02-22 21:59编辑: 陈述根本 / 砍柴网 / 2022-02022-10-09 15:50

导读:

[当前,58同城正因“柬埔寨血奴案”而陷入持续的热搜与巨大争议中。在越来越多的揭发下,58同城的收场也愈发艰难。

今年2月,中国江苏男子李亚明(化名)称,其因轻信58同城招工广告,遭胁迫偷渡至柬埔寨后,又因拒绝参与网络诈骗而成为“血奴”。“柬埔寨血奴案”曝光后,立时引发广泛关注。随着柬埔寨“血奴”事件不断发酵,事件的招工平台——58同城——也受到了网友们的舆论讨伐。

实际上,这已经不是58同城第一次被指骂“欺骗用户”了,只要浏览微博评论,就随处可见网友心中积蓄已久对58同城的愤怒情绪。从“骗子聚集地”到“亲身经历,被骗了1000”,再到“毕业实习就先在58上遭受了现实的毒打”,58同城给用户带来的欺骗事件,可以说是罄竹难书。

当前,58同城正因“柬埔寨血奴案”而陷入持续的热搜与巨大争议中。在越来越多的揭发下,58同城的收场愈发艰难。

“血奴案”,难收场

2月17日晚上,58同城成为被关注的对象。据报道,中国江苏男子李某在58同城上应聘保安,却被绑去了柬埔寨成为“血奴”。

2021年5月,90后的李某在58同城网站上,看到一家广西的夜总会,正以5000多薪资招保安,于是欣然前去面试没成想李某刚到广西就被绑架、拐卖到了柬埔寨,期间甚至还被三次转手,最终竟然成了“人型血袋”,只因为他是RH阴性O型血。半年多来,李某经历了七次大抽血,每隔45天左右,他就要被强迫抽走1500毫升血液。要知道,正常成年男性体内血液一共才5000毫升。

缺血后的李某,全身浮肿,严重贫血,腹水、肝硬化等症状,下体更加浮肿明显,是平时的好几倍。最后,还是因为诈骗公司内一名中国人的良心发现,偷偷将他送出被控制的环境,在当地华人义工的爱心关怀下,李某才逃离魔掌。

“柬埔寨血奴案”引起社会震惊的同时,其背后的招工平台——58同城也成为众矢之的。根据58同城在媒体上的回应:58同城对于受害者的遭遇深表同情,同时紧急沟通到相关部门,了解到该案件正在持续调查,目前尚未确定受害者是在58同城查看到的招聘信息,58同城也未查到对应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。

然而,58同城的避重就轻是显而易见的,58同城的会应也不过是试图“甩锅”而已。毕竟李某目前身体状况已经好转,头脑清醒,20多岁的他不可能记错自己当初求职招聘平台,更无动机“抹黑”58同城——58同城“未确定受害者是在58同城查看到的招聘信息”的说法,明显意图撇清干系。

再者,“未查到对应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”的说法,更是试图回避后续可能的法律责任。因为只要江苏小伙儿当时没有截图,或者其他可以证明自己是通过58同城应聘求职被骗的证据,平台完全可以删除和销毁当事企业在网站的所有信息,让事情查无对证。

这样就算了,2月18日,58同城又一次回应称:58同城已沟通到相关部门,了解到该案件正在持续调查,58同城将充分配合警方工作,目前58同城未查到新闻中所提及企业此前发布的招聘信息。一直以来,58同城高度重视信息审核,不断加强平台方对企业入驻的资质审核,确保企业合法注册,保障用户得到真实有效的招聘信息

然而,虽然说58同城称自己“高度重视信息审核”,但事实上,随随便便去网上以“58同城”“虚假招聘”为关键词在裁判文书网进行搜索,就可以发现大量求职者因虚假招聘信息被骗的案例。如果李某是通过58同城获知的虚假招聘信息最后被警方确认,那么,可以明确的是——在李某最初筛选就业信息的决策阶段,平台就没有做好企业资质的把关。

中国最大的骗子集散地

天下人苦58同城之欺骗久矣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关于58同城的投诉高达11599条,最新几条信息也与招聘有关

在黑猫投诉上,一家公司在今年1月表示,在58同城做广告招聘人才,4个月没有一个合适的人。还有招聘者则称,其在58同城寻找兼职,线下面试后让交600块钱的费用,交了两个月后没有任何工作安排。另外,在微博上,去年12月,住在杭州的小陈在58同城找人通马桶,被骗2200元。

事实上,早在2018年6月,澎湃、央视等媒体就曾报道,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、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,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,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,诈骗金额近亿元,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、诈骗集团。

比如,在一份2021年3月发布的《黄兴兴朱明正走私、贩卖、运输、制造毒品罪二审刑事裁定书》中记录,毒贩在缅甸小勐拉将冰毒用水和酒精溶解后,交给马仔通过物流、快递的方式邮寄到重庆,再由重庆的马仔取货、提取和交易。而这些马仔都是通过贴吧和58同城发布信息招聘的,他们还必须在缅甸带过毒品后,才可到内地做提取和交易毒品的工作

在这些关于虚假求职信息的判决案例中,最普遍的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后,面试时收取求职者各类费用获利,两个月违法所得就可达200余万元

一份2020年底发布的裁定书中记录,河南人杨嘉宁和同伙在网络构建诈骗集团,集团内分工明确,由外宣人员在58同城等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被害人,这些被害人被统称“小白”。

小白们点击信息后,会被外宣推荐给客服,客服再向小白推荐工作,并以马甲费、保证金、工号费等名义骗取财物。此后,客服还会将小白们推荐给培训,培训人员继续以培训费等名义骗取财物。以这种方式,在2017年2月至4月间,该诈骗集团共计骗取资金200余万元。

在其他类似的案件中,诈骗团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后,收取费用的名目还有报名费、门禁卡费、服装费、办证费、资料费等。2018年至2020年,还有团伙直接在58同城上发布虚假招聘广告,用于骗取求职者的简历等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出售,共计获利469万余元。

就连现在,58同城对于保安一职的招聘,依然还存在虚假的嫌疑。在58同城上搜索广西省会南宁的保安职位,出现的岗位薪资通常不会高于5000,部分职位在3000以下,而崇左的保安薪资却远高于省会南宁甚至上海,这足以说明此类招聘信为虚假信息的概率极大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oxunwang.com/zl/2022/1009/106931.html

声明:
1、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供读者参考。
2、搜讯网所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,如您不希望被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。
3、搜讯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搜讯网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搜讯网或将追究责任。
4、本站提供的图文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任何咨询依据,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,谨防受骗。

关注搜讯网微信号

扫描加关注!

搜讯网福利发放

最新热点 更多
相关阅读 更多